`peek()`方法的语法如下:
```python
list.peek(index=-1)
```
其中,`index`参数表示要查看的元素在列表中的索引位置,默认值为-1,表示查看列表的第一个元素。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指定的索引位置超出了列表的范围,`peek()`方法会抛出一个`IndexError`异常。
下面是一个使用`peek()`方法的示例:
```python
numbers = [1, 2, 3, 4, 5]
print("原始列表:", numbers)
try:
print("查看索引为2的元素:", numbers.peek(2))
except IndexError:
print("索引超出范围")
```
输出结果:
```
原始列表: [1, 2, 3, 4, 5]
查看索引为2的元素: 3
```
在这个示例中,我们创建了一个包含5个整数的列表`numbers`,然后使用`peek()`方法查看索引为2的元素。由于索引2处的元素是3,所以程序正常输出了该元素。如果我们尝试查看一个不存在的索引,例如`numbers.peek(100)`,程序会抛出一个`IndexError`异常,并输出“索引超出范围”。
以上关于peek()python-PEEK百家百科内容为上海春毅新材料原创,请勿转载!